图为西南油气田长宁页岩气区块宁209中心站。王子丹 摄
中国石油网消息(通讯员 王恒 何敏)9月17日,我国最大页岩气生产基地——中国石油川南页岩气田累计产气量达1000.4亿立方米,成为我国首个累产气量跨越千亿立方米大关的页岩气田。
1000亿立方米页岩气,按照1户家庭日均用气1立方米计算,可供2.6亿户家庭稳定使用1年,为保障民生需求筑牢“压舱石”;可带动地区GDP增长8610亿元,同时创造全产业链就业岗位约450万个,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川南页岩气田埋藏深,层系薄,开发难度大。为将难采资源转化为稳定产量,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等单位针对核心技术瓶颈持续攻关,成功构建起涵盖地质体稳定性评价、地质工程一体化三维建模与模拟、开发优化、优快钻井、精细压裂等内容的关键技术体系,为高效勘探、效益开发提供硬核支撑。截至目前,川南页岩气田累计投产2300余口井,年产规模超150亿立方米,累产气量突破1亿立方米的井达到119口,形成资源基础扎实、技术体系成熟、管理模式科学的新发展格局,是国内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区域和未来产量的主要增长点。
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资源,页岩气的规模化开发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意义深远。近年来,中国石油通过滚动迭代勘探开发认识、不断升级工艺技术、全面提升管理效能等举措,持续筑牢中深层、深层、新层系三大页岩气稳产上产阵地。在中深层,百亿立方米长期稳产基础持续巩固;在深层,第二个百亿立方米产量页岩气田建设加速推进;在新层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,先导试验平台进一步验证了多层系开发潜力,成功打造出新的储量与产量增长极,为页岩气长期稳产上产拓宽了空间。
此外,中国石油锚定动用更多资源、缩短钻井周期、提高单井产量、充分释放地层潜力等目标,进一步优化井位部署方式以及钻井、压裂、采气工艺,目前已形成适应川南页岩气地质工程条件的主体技术,制定发布了首个页岩气国际标准,为国际国内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“中国方案”。到今年年底,中国石油川南页岩气田年产量将突破160亿立方米,约占我国页岩气年产量的60%,为建设川渝地区天然气(页岩气)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。